5.患有8年以上潰瘍性大腸炎

1.息肉初期通常不會有症狀

4.有大腸癌家族史、家族性大腸息肉症以及本身罹患大腸息肉的病患

危險因子自我檢視

許多大腸癌都是由息肉演變而來,因此早期診斷出大腸息肉並予以切出,可避免大腸癌的發生。有上述六大症狀的人應儘速就醫,至於高危險群即使沒有症狀,也應該至醫院定期檢查。

名.醫.問.診-淺談文明病—大腸癌

不論哪個年齡層,無論是否有腸道病變問題,民眾都應有防範 未然的準備。如何從生活 飲食 維護 腸道健康 呢?

1.過度精緻,少纖維重油脂的飲食習慣

3.腹痛、腹脹、腸阻塞、腹部腫塊

6.女性曾罹患乳癌 、子宮內膜癌患者

5.大便習慣改變、裡急後重(解完大便仍想再解)、便秘、糞便細小

6.長期貧血、體重減輕

房屋貸款結語

哪些症狀是警訊?

2.較大的息肉可能導致出血、腹痛、噁心

大便有血,

2.肥胖已證實與息肉及大腸癌的產生息息相關,因此維持正常體重,並減少抽煙、喝酒,對保護腸道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國健局為了防治大腸癌,委託各地衛生所,提供五十歲至六十九歲民眾,每兩年一次的免費糞便潛血檢查,若糞便潛血陽性則建議進一步接受大腸鏡檢查,以期早日發現大腸直腸癌。台北市衛生局提供的六十五歲以上老人每年免費健檢也包括糞便潛血檢驗,若有陽性反應必須立刻轉診至胃腸專科門診接受進一步的檢查,目的就是希望能早一步發現,大腸癌若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五年存活率可達到75?%?以上,因此預防篩檢非常重要。

3.年紀超過五十歲

3.保持每日排便習慣,便秘造成腸道黏膜接觸有害代謝物時間增長,容易因為慢性刺激產生病變,因此避免便秘是維持腸道健康不可缺少的要項。

大腸癌的產生,環境因素約占70%,特別是飲食習慣,高脂低纖飲食除了在體內代謝 時可能產生致癌物,也會造成糞便在大腸內移動緩慢,加長糞便與大腸黏膜接觸的時間,對腸壁長期慢性刺激,導致息肉產生。息肉與大腸癌的形成有關,尤其腫瘤性息肉若不盡早治療,就有可能轉變成大 腸癌。美國前總統雷根就是由於沒有注意腸道中的息肉病變,導致最後產生大腸癌。

痔瘡還是大腸癌

可以用出血的顏色做初步判斷,痔瘡因為是排便時出力造成靜脈曲張出血,所以出血的顏色鮮紅,就像剛留出來的鮮血;而大腸癌大多是癌細胞侵襲、破壞正常組織造成慢性出血,顏色偏暗紅,因為血液留在腸內一段時間才隨糞便排出。

不過容易被忽略的是,腫瘤位置若在乙狀結腸或很靠近肛門,出血馬上被排出也會呈現鮮紅的血色,因此還要看有無合併其他症狀,如出現腹痛、腹瀉、大便形狀改變(變細、變小或不成形)、或貧血,如果有症狀務必趕緊就醫檢查。

大腸直腸癌的治信用貸款

大腸癌的治療方法主要以手術為主,若能及早根除,一般療效不錯,若已有轉移現象,在手術切除後再輔以化學藥物治療,以延長生命。而影響預後的因素,包括有癌細胞侵犯腸壁的深度,淋巴轉移的有無,以及病理上分化的程度。

大腸癌治療,唯一可獲得治癒的方法是手術切除。不能作根除性手術者,則改採取姑息性手術。

預防篩檢的重要性

為什麼會產生大腸癌?

4.大便帶血並且夾帶黏液(痔瘡出血比較不會有黏液)、肛門出血

金鐘歌王楊烈,在大腸癌第二期才發現罹病,不但切除部車貸份腸道,還花較多時間治療 與復元,如果能更早發現,或許能夠更快恢復。

高纖少企業貸款油不便秘 維護腸道好健康

近年來隨著生活品質的提升,飲食習慣逐漸西化,食物中油脂的含量增加、纖維的攝取量減少,不但造成台灣心臟血管疾病罹患率逐年增加,大腸直腸癌的病患人數也節節上升。根據行政院衛生署公佈男女大腸直腸癌都佔第三位,僅次於肺癌及肝癌。

1.多攝取高纖維和低脂肪的食物,例如五穀根莖類,像是地瓜等高纖食物,以及富含葉酸的蘆筍及花椰菜都是預防大腸癌的食物。避免吃碳烤食物、醃漬或烤焦的串燒肉類,以免產生致癌的代謝物。

2.抽菸及喝酒

內容來自YA貸款HOO新聞

4.適當補充益生菌,像優酪乳、味噌、乳酪、泡菜等,可藉由細胞壁上的多醣成份,吸附腸內有害的致突變性代謝 產物,並加速排出。

工商時報【胡念之(新光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

早期發現的大腸癌治癒率很高,因此五十歲以上或者高危險族群的民眾一定要有定期篩檢,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觀念,另外注意飲食,維持正常排便習慣及體重,才是維護腸道健康的不二法門。



新聞來源https://tw.news.yahoo.com/名-醫-問-診-淺談文明病-大腸癌-215005919--finance.html

36C64F54E4B5A95F
arrow
arrow

    z79dv77nt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