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在哥本哈根,剛當選的美國總統歐巴馬就想全力促成協議,為此他還先訪問中國,試圖拉攏胡錦濤配合,畢竟當時美、中兩國正是製造全球二氧化碳的前兩名始作俑者。歐巴馬雖然挾著諾貝爾和平獎的光環,也展現有別於他前任共和黨小布希政府撕毀京都議定書的改革決心,但胡錦濤根本不當一回事,甚至代表中國出席的總理溫家寶還給菜鳥總統歐巴馬排頭吃,派出低階官員參與雙方談判,結局當然是不歡而散。碰了一鼻子灰的歐巴馬回到美國,又再被共和黨占多數的參議院否決他提出的氣候變遷法案。

內容來車貸自YAHOO新聞

《巴黎協定》達成,歐巴馬再添一筆外交政績,習近平也藉此提升國際地位、舒緩國內壓力,加上主辦國法國總統歐蘭德成功催生此一協議,在上個月發生巴黎恐怖攻擊債務協商後舉國低迷氣氛裡,讓法國首都耀眼地站上國際舞台,相形之下歐盟的光采反而被法國取代。歐巴馬、習近平、歐蘭德都是巴黎氣候峰會最大贏家。此外,《巴黎協定》明訂將全球平均溫度控制在不比前工業化時期的溫度高出攝氏2度,甚至接受其他國家要求,將1.5度作為努力目標,也讓深受全球暖化與海平面上漲衝擊的太平洋小島國成為另一個贏家,獲得已開發國家承諾損害賠償和經援。

巴黎氣候峰會的贏家與輸家(劉世忠)

2012年連任的歐巴馬依舊不死心,透過房屋貸款行政命令與環保署公布法令限制燃煤業的碳排放,讓共和黨恨得牙癢癢。但經過這6年來,氣候變遷、溫室效應和全球暖化已經從可能的未來災難變成立即的明顯危機,它更成為新興、跨國界、涉及不同程度發展國家的地緣戰略安全議程。全球各地不時出現的極端氣候變化造成無數損害與傷亡,這股全球意識改變若干國家抗拒減碳的態度。

國際政治談判多是各懷鬼胎、勾心鬥角、充滿你爭我奪與利益交換(give and take),甚至參與的談判者愈多,達成共同協議的機會愈低。從這個角度來看,12日在巴黎由195個國家所達成的全球第一個氣候協議,的確具有劃時代的歷史意義。因為也不過才6年前,同樣在丹麥哥本哈根的氣候峰會,結果卻是分歧與失敗。是什麼因素造就這6年來的轉變與成就這份全球共識?誰又是這場對抗全球暖化談判戰役的贏家和輸家?

最大的輸家自然就是盛產石油的阿拉伯半島國家以及化石燃料產業,未來勢必受到各國政府更多的約制以及面臨替代能源產業的競爭。但「世界煤業協會」已經嗆聲說2040年之前,全球煤業將繼續成長24%,顯示抗拒的力道依然強烈。有鑒於替代能源目前僅占全球能源供給10%,未來若未能強化跨國組織性的相對碳稅措施與碳交易制度,這條路仍然充滿挑戰。

即便是後來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碳排放首位的中國也認知到此一國家危機,不得不採取更積極作為。北京與上海各大城市經常性出現霧霾,空氣污染惡化成為民怨四起的來源,成為習近平接任國家主席之後與總理李克強共同面對的最大挑戰。迴避不是辦法,必須務實面對,美、中兩國領袖既有共識,步調上就一拍即合。去年11月和今年9月,歐、習兩度會晤,深化對巴黎氣候高峰會的承諾。而從擔任參議員時就致力推動此一政策立法的美國國務卿凱瑞則是幕後英雄,負責說服他的工作對口--中國國務院委員楊潔箎。華府與北京既然都踏出第一步,縱使全球排碳量第三的印度大嘆不公平也莫可奈何。印度總理莫迪和現階段參與共和黨總統初選者皆不敢違背此一國際主流意識。

新頭殼newtalk 2015.12.16 文/劉世忠



這場全球對抗氣候變遷的戰役,外交上與經濟上的贏家都有,但未來各國能否真正落實協議的要求和規定,才是決定全體人類是贏家還是輸家的關鍵。《巴黎協定》明確訂出2度的目標,也要求不分已開發或開發中國家都必須集體分擔減碳責任,甚至訂出每5年進行審核各國是否具體實踐目標的監督時程,以及要求各國定期公布減碳進度的透明化機制,但各國的決心與行動才是成敗與否的動力,畢竟《巴黎協定》擁有的較屬道德與國際約束力,並無絕對法律強制性,而且各國內部法規與民情不同,國內政治變化也充滿變數,未來仍須視定期性的成果和持續性的國際壓力作為檢驗的工具。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路透社)

作者:劉世忠(自由撰稿人企業貸款貸款



新聞來源https://tw.news.yahoo.com/巴黎氣候峰會的贏家與輸家-劉世忠-112405655.html

9DE6776D37751B9F
arrow
arrow

    z79dv77nt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