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中國時報【(執筆:張翠芬)】

策畫:謝錦芳、張翠芬「我家住在泰安士林村,村裡有個泰雅小學園……」每周四下午,苗栗縣泰安鄉士林國小傳出陣陣鋼琴樂音,伴著原住民小朋友清亮的歌聲,有如天籟之音迴盪在馬拉邦山下、大安溪河畔。

家住苗栗最北端頭份鎮的建築師張仲良,每周開車1.5小時,沿著大安溪河畔旁的公路,過了士林水壩進入士林部落,來到苗栗最南端的泰安鄉,義務當志工教原民兒童鋼琴,也為山上的孩子播下希望的種子。

目前擔任苗栗縣原音少年播種協會顧問的張仲良,在《中國時報》與正聲廣播電台合作的「新故鄉動員令」節目中接受主持人、作家劉克襄訪談,向各界發出動員令,希望大家送鋼琴到部落,讓琴音、歌聲翻轉原鄉命運。

自彈自唱 走超越平地人的路

「我不是音樂本科畢業,不適合培養古典音樂家,只是讓孩子們從小接觸鋼琴,愛上鋼琴,愛上音樂,愛上鋼琴伴唱藝術」,張仲良認為原住民資源太貧乏,偏鄉小學生買不起琴,學校也找不到音樂老師,「要翻轉原住民的命運,要走超越平地人的路,用他們天籟之音配合鋼琴,這是絕佳的藝術組合!」

在他心目中,胡德國軍貸款夫鋼琴自彈自唱是原住民的典範之一,他想將這種典範移轉至各部落。「原住民孩子用鋼琴伴唱歌聲,是台灣這片土地上最美的風景!」

張仲良一直對鋼琴情有獨鍾,在2007年參與經濟部小鎮商街再造計畫時,嘗試在苗栗縣頭份鎮中央路美食街西餐廳擺設鋼琴,周六晚上請人去彈,營造良好的用餐氛圍,有家餐廳一周營業額就增加了一成,他也送鋼琴至醫院大廳,撫慰病患心靈。這個活動一直延續至今,也啟動了他中年學鋼琴的行動。

祖孫共學 水災成了間接推手

他看到報導,大陸有3000萬孩子發鋼琴夢,認為學會鋼琴就可轉變命運,像郎朗一樣揚名世界,他想:這不就是原住民最需要學習的才藝嗎?於是開始把鋼琴送入部落。

88水災前一周,張仲良送了4台中古鋼琴到阿里山茶山珈雅瑪部落,水災阻斷外界一切音訊,村民沒什麼娛樂於是開始練琴。

凡事起步不易,茶山老村長李玉燕原本並不抱樂觀,但現在她的孫子、孫女勤學鋼琴,她自己也開始學琴,做他們榜樣,祖孫共學的畫面令人動容。

文化創新 鋼琴伴唱融入生活

有一位田媽媽原本因務農雙手僵硬如薑,苦練2年後手變柔軟,彈〈羅蜜歐與茱麗葉〉令人驚異佩服。一位平地牧師派音樂系畢業的女兒上山教孩子鋼琴,其後並締結了異族良緣。

張仲良表示,原住民的好聲音資源,用伴唱機伴唱,只能讓人欣賞佩服,一旦用鋼琴伴唱,就高雅得讓人尊敬。當全村學習鋼琴伴唱融入生活時,就是部落新的文化了,這也是資源價值的創新。

茶山鄰村的新美村、山美政府優惠房貸查詢村和北邊的樂野村陸續跟進參與學琴,張仲良近2年也在苗栗獅潭鄉永興國小教琴,並培養了2位種籽老師,今年則開始把觸角延伸到泰安士林部落。

族群共生 你也能當種籽老師

張仲良把過去放在南庄鄉餐廳的鋼琴調回來,送到原住民小朋友家裡,他形容「以前是錦上添花,現在是雪中送炭」,一個小男生才學4個月就流暢的彈奏〈奇異恩典〉,小朋友學琴的爆發力實在太強了!

「如果家裡鋼琴都沒在彈,請趕快送到部落來!」張仲車貸利率便宜良說,太多平地人家中曾購置鋼琴,大家不妨把塵封不彈的鋼琴「借」搬到部落,也希望更多人一起加入培養種籽老師行列。

「對原住民來說,鋼琴未來將是連繫他們和原鄉的臍帶」,張仲良以老歌〈落花流水〉的旋律寫了一首〈士林之歌〉,讓小朋友朗朗上口,他期盼大安溪流域5個原住民學校都一起推動鋼琴伴唱藝術,這將是族群和諧共生、經典音樂之美的極致。


28B29F98B844664D
arrow
arrow

    z79dv77nt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